洛阳

您当前位置:洛阳人事考试网 > 教师资格 > 试题资料 > 高中历史《孔子和老子》教案

高中历史《孔子和老子》教案

2021-11-15 12:58:01 洛阳人事考试网 //luoyang.huatu.com/ 文章来源:洛阳华图

  【导读】华图洛阳人事考试网同步洛阳华图发布:高中历史《孔子和老子》教案,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!如有疑问请加【交流群汇总】 ,更多资讯请关注洛阳华图微信公众号(lyhuatu666) 。

一、教学目标

1.通过分析史料,归纳并理解孔子教育和政治思想,提高分析史料的能力。

2.通过分组探究,结合史料深入分析和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,提高分析历史问题和合作探究的能力。

3.通过学习本课,深入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,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。

二、教学重难点

【重点】

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。

【难点】

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。

三、教学过程

环节一:导入新课

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纪录片《中国:双星闪耀——儒道思想的开创》的片段,提问:片段中所提到的“双星”指的是谁?

学生回答:孔子和老子。

教师继续引导:孔子和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上闪耀的双星,是儒道思想的开创者。他们有哪些重要思想?这些思想又产生了什么影响?引发学生思考,顺势引入新课。

环节二:新课讲授

(一)孔子

教师出示孔子像,引导:大家对孔子有哪些了解?

学生回答:孔子,名丘,字仲尼,春秋时期鲁国人,儒家学派的创始人。

教师在大屏幕上播放纪录片《孔子》的片段,组织学生看完视频后进行快问快答:孔子的思想中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?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?

学生回答:“仁”。

教师追问:“仁”是什么意思?孔子的言论中哪些话能够体现“仁”?

学生回答:“仁”的意思是对人友善。孔子所说的“仁者爱人”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都能体现“仁”的思想。

教师继续追问:怎么做才能够符合“仁”的要求?

学生回答: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护,融洽相处;待人宽容。

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《论语》和《礼记》的片段,引导:“仁”的思想在政治上是如何体现的?

  以上是高中历史《孔子和老子》教案的全部内容,更多关于教师资格面试备考,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洛阳人事考试网频道。

本文标签: (编辑:洛阳郭小图)

河南洛阳最新招考信息

有报考疑惑?在线客服随时解惑

公告啥时候出?

报考问题解惑?报考条件?

报考岗位解惑   怎么备考?

冲刺资料领取?

2022年军队文职笔试考前30分
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