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

您当前位置:洛阳人事考试网 > 教师资格 > 试题资料 > 高中历史《孔子和老子》答辩

高中历史《孔子和老子》答辩

2021-11-15 12:32:01 洛阳人事考试网 //luoyang.huatu.com/ 文章来源:洛阳华图

  【导读】华图洛阳人事考试网同步洛阳华图发布:高中历史《孔子和老子》答辩,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!如有疑问请加【交流群汇总】 ,更多资讯请关注洛阳华图微信公众号(lyhuatu666) 。

一、请结合《论语》谈一谈你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。

【参考答案】

1.教学内容广泛。孔子不仅仅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,更强调道德教育任务。

比如我们熟悉的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”“非其鬼而祭之,谄也;见义不为,无勇也。”等,这些内容其实都是孔子在日常教育中向其弟子强调道德、品行重要性的表现。在他的言传身教下,他的学生曾子也注重自身道德修养,说出了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的言论。

2.孔子在教学上不是一味的灌输知识,而是善用教学方法: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,比如《论语》中提到的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”“夫子循循然善诱人”等;告诫学生要学思结合,强调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;提到了温故知新的重要性,强调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另外孔子还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,主张“因材施教”。

二、请简要评价孔子的思想。

【参考答案】

积极:“仁”者爱人,“克己复礼”、“为政以德”等思想,有利于维护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,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人民的重视,成为封建社会政治统治的重要思想,对现代的政治建设也有着指导意义;“有教无类”“因材施教”的教育理念,有助于私学的兴起,对当时学术下移和文学繁荣起了

  以上是高中历史《孔子和老子》答辩的全部内容,更多关于教师资格面试备考,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洛阳人事考试网频道。

本文标签: (编辑:洛阳郭小图)

河南洛阳最新招考信息

有报考疑惑?在线客服随时解惑

公告啥时候出?

报考问题解惑?报考条件?

报考岗位解惑   怎么备考?

冲刺资料领取?

2022年军队文职笔试考前30分
联系我们